黑尾胡蜂是體型較大的胡蜂,單從體型上看僅次于金環胡蜂,別稱黑尾虎頭蜂、雙金環虎頭蜂等,除西北少數地區外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攻擊性弱于其他大型胡蜂,只要不侵犯到蜂巢很少主動攻擊人類。
黑尾虎頭蜂的針長有兩厘米。
一、科屬劃分
黑尾胡蜂是常見的大型胡蜂之一,別稱黑尾虎頭蜂、雙金環虎頭蜂等,在生物學分類上被劃歸于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細腰亞目、胡蜂科、胡蜂屬,除西北少數地區外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攻擊性弱,只要不侵犯到蜂巢極少攻擊人類。
二、形態特征
黑尾胡蜂最典型的特征是前胸背板呈黑褐色,腹部第一、二節呈暗黃色并具黑色環帶,第二腹節被支環帶分成三段,腹部第三節后全呈黑色,體長因蜂型不同而不同,其中雌蜂體長約30~32毫米,雄蜂體長約21~23毫米,工蜂(職蜂)體長約20~22毫米。
三、社會結構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社會性群居昆蟲,蜂群由雌蜂、雄蜂和職蜂三種蜂型組成,其中雌蜂負責產卵和哺育第一代職蜂,雄蜂負責與雌蜂交尾且交尾后不久便會死亡,而職蜂則負責群體內幾乎所有的勞作,例如修筑蜂巢、飼喂幼蟲、采集食物、守衛蜂巢等。
四、生長發育
黑尾胡蜂是典型的完全變態發育昆蟲,三型蜂都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蜂這四個階段,其中卵呈白色,橢圓形,幼蟲呈白色,無足,體型粗胖,蛹不進食,黃白色且體色會隨著老熟程度而逐漸加深,頭、胸、腹分明,羽化成蜂后用上顎咬破房蓋鉆出。
五、生活習性
黑尾胡蜂是偏肉食的雜食性昆蟲,主要以小型昆蟲及鱗翅目昆蟲的幼蟲為食,也采食多種植物的花蜜和成熟的果實,用類似紙漿狀的木漿筑巢,因性格不同有勤黑尾和懶黑尾之分,其中懶黑尾的蜂巢最多2~3公斤,而勤黑尾的蜂巢最大可達20~3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