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蜂是雜食類的昆蟲。它們的幼蟲以毛毛蟲等昆蟲幼蟲為主食,成蜂吃成熟果實或樹木的汁液。
喂養蜂王只需將果實、樹汁等食物放在蜂巢附近即可,會與工蜂進行采集喂養。
虎頭蜂的生活區域不廣,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兩省海拔13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地區。有的筑巢在樹枝上,有的筑巢在地窟內,小的巢中有數千只虎頭蜂,大的巢中多達數萬只蜂。
“虎頭蜂”這個名字,只是民間的俗稱,并不是正式的學名,在昆蟲中應屬胡蜂類,因為它的頭大的像老虎,性情也兇猛像老虎,身體長有虎斑紋,所以人們就叫它們“虎頭蜂”;又因為虎頭蜂窩巢形狀很大像雞籠一樣,所以又叫“雞籠蜂”。
虎頭蜂體色鮮明通常黃黑相間,大顎發達,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蜂毒是由許多氨基酸組成的毒蛋白,會使人出現中毒現象,如紅腫、奇癢、刺痛等過敏現象,嚴重時引起患者休克死亡。虎頭蜂屬于社會性昆蟲部落,成員包括一只產卵的雌蟲,即蜂后,還有大量的工蜂,大多數是雌蟲。雄蜂僅占少數。
每年在四,五月間開始產卵,六,七月間形成成蜂,十月以后向外覓食,遇到食物缺乏時,同類中也會發生大欺小,強凌弱的現象,冬季遇到寒流過境以后,虎頭蜂就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