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黑蜂是在閉鎖優越的自然環境里,通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培育的地方優良蜂種,各項生理指標都顯著優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種,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蜜蜂基因庫,下面小編就科普一下東北黑蜂是什么品種吧!
一、蜂種論述
東北黑蜂是歐洲黑蜂和卡尼鄂拉蜂雜交后經長期自然選擇結合人工選育形成的“新蜂種”,各項生理指標都顯著優于世界四大著名蜂種(歐洲黑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更是我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蜜蜂基因庫,2006年東北黑蜂被列入農業部《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
二、蜂種起源
東北黑蜂起源于烏蘇里江東岸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西方蜜蜂(遠東黑蜂),而遠東黑蜂則是烏克蘭蜂(卡尼鄂拉蜂并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統)與中俄羅斯蜂(歐洲黑蜂的一個生態型)長期雜交形成的,從血統上看東北黑蜂主要是歐洲黑蜂和卡尼鄂拉蜂,但同時也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統。
三、蜂種特性
1、繁殖力強:東北黑蜂產卵力強,整齊集中,秩序良好,工蜂育蟲積極,一般年份兩次產卵高峰出現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多數蜂王在3月上旬開始產卵,9月下旬停止產卵。
2、抗逆性強:東北黑蜂耐低溫,特別適合在高寒地區飼養,在攝氏零下四十度仍可安全越冬,流蜜期小雨時仍能出巢采集,較抗蜜蜂幼蟲病,抗白堊病,但容易感染麻痹病。
3、生產力強:東北黑蜂的采集能力極強,對大宗蜜源和零星蜜源都能很好的利用,與其它蜂種雜交后可提高采蜜量,泌蠟造脾能力較強,椴樹流蜜期10框蜂1晝夜可修2張脾。
四、養殖條件
1、環境:東北黑蜂的抗寒性強,抗病、逆性強,性情較溫和,我國除少數地勢極高、氣候極寒冷、蜜源植物極少的地區外幾乎都能飼養。
2、蜂場:東北黑蜂養蜂場必須有充足的蜜源和清潔的水源,必須工業污染源、公路、鐵路、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等容易受到污染的地方。
3、蜂群:東北黑蜂的蜂王要胸寬、腹長、健壯,子脾面積大,工蜂健康無病蟲害,幼年蜂和青年蜂多,出勤積極,性情溫順,雄蜂房少。
五、養殖技術
1、蜂群出窖:每年“清明”節前后室外最高溫度達到10℃左右、晴暖無風、蜂場場地積雪化干凈時即可出窖,出窖前蜂場要徹底消毒,可用生石灰勻撒或二氧化氯消毒片對水噴灑。
2、春季管理:春季要抽出多余的巢脾使蜂密集以提高蜂群保溫能力,經常觀察工蜂的飛翔、排泄、采水等現象,判斷群蜂越冬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時要注意預防分蜂。
3、防病治螨:早春沒有封蓋子脾時是防治蜂螨的最佳時間,晴暖天氣上午抓緊防治2~3次,每次間隔7天,適當舍棄封蓋子脾,殺螨劑最好選用水劑,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配比。
4、飼養強群:流蜜期要及時消除分蜂熱和采收封蓋蜜,尤其是主流蜜初期要有足夠的青、壯年工蜂,若估計群勢不足要提前20天補充蛹脾,流蜜期過后調整蜂群并恢復、發展群勢。
5、越夏管理:夏季蜂群宜保持2~3足框,巢內貯蜜要多,儲蜜不足要及時飼喂,及時抽出箱內廢舊和多余的巢脾,每旬快速檢查一次,可適當擴大巢門通風,但不能打開紗窗通風。
6、秋繁換王:秋季要主抓蜂群繁殖,擴大群勢,培養越冬適齡蜂,更換老劣蜂王,備足越冬飼料,防治病蟲害,預防盜蜂,注意避風、保溫、通風、防潮等,為安全越冬做好準備。
7、越冬管理:越冬蜂群既要注意保溫又要注意空氣流通,防止蜂群受悶,寧寒勿熱,巢門除繼箱越冬群外要適當大些,沒有蜂團一側把后箱角紗蓋上的覆布或紙折起一角以便通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