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中蜂蜜初冬最低溫度是多少合適?
1、蜜蜂過冬最適溫度是-2~8℃。蜜蜂過冬時巢內溫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事實上蜜蜂過冬的最適溫度是-2~8℃,其中溫度高于8℃時蜜蜂可能提前散團,而溫度低于-2℃時蜜蜂又會大量吃蜜產熱來維持蜂團溫度,事實上蜜蜂過冬時高溫帶來的危害往往比低溫更明顯。
2、蜜蜂低于-20℃仍能安全越冬。蜜蜂個體極限溫度因蜂種不同而不同,例如意蜂在氣溫低于12℃時離團個體便會凍死,而中蜂在氣溫低于6℃時離團個體才會凍死,但蜂群一旦結成蜂團則能抵御-20℃以下的低溫,原因是蜜蜂結團后能通過吃蜜產熱來維持蜂團溫度。擴展資料:中華蜜蜂飛行敏捷,嗅覺靈敏,出巢早,歸巢遲,每日外出采集的時間比意大利蜂多2~3小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強,喜歡新脾,愛啃舊脾,抗蜂螨和美洲幼蟲腐臭病能力強,但容易感染中蜂囊狀幼蟲病,易受蠟螟危害,喜歡遷飛,在缺蜜或受病敵害威脅時特別容易棄巢遷居,易發生自然分蜂和盜蜂,不采樹膠,分泌蜂王漿的能力較差,蜂王日產卵量比西方蜜蜂少,群勢小。蜜蜂具有一般昆蟲的形態特征,體軀分節,分別集合為頭部、胸部和腹部三個體段。在部分體節上著生成對的附肢,附肢也分節。外骨骼的體殼支撐和保護蜜蜂的內部器官。體表密生絨毛,具有護體和保溫作用。特別在寒地越冬結團的蜂群,蜜蜂絨毛保溫意義尤為重要。頭部和胸部的絨毛呈羽狀分叉,這對蜜蜂采集花粉和促進植物授粉具有特殊的意義。蜜蜂體表有些空心狀與神經相連的毛是蜜蜂的感覺器官。
蜜蜂如何越冬及越冬的注意事項
在冬季的時候,整群的蜜蜂生活在蜂巢里,在貯存著蜂蜜的巢脾上,形成了越冬蜂團。
越冬注意事項:
1、首先,越冬前期首先要徹底治螨。利用臨近冬季氣溫低蜂王斷子,不產卵的有利時機,用螨蟲凈對蜂群連續噴藥3天,徹底治螨。
2、喂足蜂群的越冬飼料。在當地最低氣溫(夜間)14度以前,用一周的時間突擊飼喂越冬飼料。平均每板蜂蜜糖量達到700克以上。傍晚熬制優質白糖飼喂蜂群。
3、做好蜂箱保溫。當外界溫度低于-5度時,及時對蜂箱覆蓋保溫,用干草等物圍住蜂箱并用防雨布覆蓋,預防陰冷雨雪天氣。
4、適當關小巢門,減少冷空氣進入。
擴展資料:
蜂王的社會分工就是專職產卵,肩負著繁衍后代的社會重任。它的身體發展得很健壯,大腹便便,體重是工蜂的兩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條。
雄蜂只是與蜂王交配。雄蜂是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群內的雄性“公民”,每天過著不勞而獲的日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與蜂王交配。不過,雄蜂當發揮了這一作用,就要獻出其寶貴的生命。
工蜂除了蜂王與雄蜂各自的任務外,蜂群內的其他所有工作都由工蜂承擔。工蜂是雌性器官發育不全者,但它的許多結構特化得更適應工作的需要,比如其前腸中的嗦囊特化為蜜囊,以便貯存花蜜。
蜜蜂冬季能承受的最低氣溫多少
不能低于:13℃。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溫過多。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暫休閑時期。但是,寒冷的天氣、蜂巢內的低溫,對蜜蜂是不利的,因為蜜蜂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周圍環境的溫度改變。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辦法抵御嚴寒。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溫過多。據測量,在最冷的時候,蜂球內溫度仍可維持在24℃左右。同時,它們還用多吃蜂蜜和加強運動來產生熱量,以提高峰巢內的溫度。天氣寒冷時,蜂球外表溫度比球心低,此時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鉆,而球心的蜂則向外轉移,它們就這樣互相照顧,不斷地反復交換位置,渡過寒冬。在越冬結球期間它們是怎樣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聰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們不需解散球體,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過互相傳遞的辦法得到食料。這樣可保持球體內的溫度不變或少變,以利于安全越冬。
什么樣的溫度越冬最保蜂?
蜜蜂越冬的最適溫度是-2~8℃,但這個溫度可能因蜂種不同而不同,例如意蜂在氣溫低于14℃時停止出巢,氣溫低于12℃時逐漸呈僵硬狀態,氣溫低于7℃時離團個體將被凍死,而中蜂只要氣溫高于7℃時便可出巢活動,氣溫高于12℃時便能正常采集,因此中蜂越冬最適溫度比意蜂要稍低一些。越冬期若巢溫持續高于8℃時蜜蜂的活動量也將增大,最終往往會導致越冬蜂老化過快而提前死亡,因此越冬期給蜂群保溫時一定要把握好度,一般情況下只要外界氣溫在-5℃以上就完全沒有必要人工給蜂群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