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屬于群居昆蟲,但是在達到一定的蜂量時也是會分家的,這也是自然界的一種規律。通常傳統蜂箱蜜蜂多了都是自然分蜂,而對于現代活框蜂箱而言,往往蜂農們都是選擇人工育王分蜂。在人工育王時,為了達到成功率,蜂農們都會育上較多的蜂王作為備用蜂王。那么問題來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蜂王見面是會打架的,那我們如何把多余的蜂王保存起來作為備用蜂王呢?
新王要經過交尾成功后才能產卵繁衍后代,為了保證新王能夠交尾成功,蜂農們都會預留備用蜂王,對于新手而言,介于一山不容二王,很多新手不知道如何儲存多余的蜂王,因為他們沒有多余的無王群,那怎么辦呢?難道直接丟掉?萬一新王交尾失敗怎么辦?不要急!小編分享三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借箱儲存法。所謂借箱儲存法就是借用其它正常產卵群來飼喂蜂王,我們都知道蜂王只食用蜂王漿,只要工蜂能夠提供蜂王漿哺育蜂王,在溫度適合的情況下蜂王是能正常存活的,首先我們找到一群群勢較旺的蜂群,不建議儲存在弱群。其次將新王儲存在困王籠里面,適當地在上面噴灑空氣清新劑,以確保新王氣味被遮蓋,最后將蜂王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蜂群,然后再適當的噴灑空氣清新劑,以達到完全掩蓋新王氣味,避免蜂群圍攻新王。這樣存王工作就全部完成。此種方法簡單方便,由于困王籠能夠阻隔兩王碰面,所以能夠和平共處。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由于新王會發出蜂王信息素,可能干擾到原蜂王正常產卵,所以這種方法只適合短時間寄存,長期寄存需謹慎。
第二種,箱外儲存法。由于借箱儲存法存在蜂王信息素的干擾,可能會導致原王停止產卵,所以只能短時間儲存,如果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群勢的減弱,所以箱外儲存法應運而生。所謂箱外儲存法就是將蜂王儲存在箱外,由于箱外溫度相對比箱內低,所以這種方法只適合在外界溫度較高時使用。原理與箱內儲存法一致。首先尋找一群群勢較旺的蜂群作為寄存群,然后將新王儲存在困王籠內,適當地噴灑空氣清新劑淡化蜂王氣味,其次將困王籠放入蜂群中半小時,讓蜂群接受新,最后提出蜂王將困王籠粘至在蜂箱巢門口即可,由于蜂王能發出蜂王信息素,所以工作蜂勢必會去喂食新王,與前種方法如出一轍,建議此種方法短時間存王使用。
第三種,分箱儲存法。分箱儲存法就是將有王群分出一小部分工蜂來哺育新蜂王。這種儲王法就是一個獨立弱群,是最有效的儲王方法,它不僅可以長時間儲存蜂王,而且儲存的蜂王可以正常交尾產卵。因此也受到了很多養蜂人的青睞。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準備一群群勢較旺的蜂群哥一個空蜂箱,蜂群群勢最好在四框蜂量;第二,提取其中一脾蜜蜂,確保蜂王不在此內,放入新蜂箱;第三,將新蜂王連同困王籠放入其中,蓋上蜂箱即可;第四:24小時后放出蜂王,此時蜂王與蜂群氣味融合不必擔心圍王。第五,巢門口介入防逃片,以防新王不適應環境而飛逃,待穩定后再去掉防逃片。這樣,分箱儲王法就完成了,在某箱蜂群交尾失敗或者失王后,我們就可以拿來介入,這樣就解決了無王問題。
在養蜂過程中,不僅僅分蜂時期要準備好備用蜂王,長期儲存備用蜂王才是養蜂人養好蜂的關鍵,只有這樣才不會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