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是一個蜂群的最高指揮者,通常情況一個蜂群只有一只蜂王,其作用是通過不斷地繁衍產卵保持蜂群實力,并通過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群的行為,那么蜂王的壽命有多長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蜂王的壽命有多長?
蜂王的壽命大約有3-5年左右,最長的可活長達近十年之久。蜂王不是獨子存在的,而必須依賴蜂群才能活下來,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蜂王是以工蜂分泌的蜂王漿為食的,蜂王漿是所謂的哺育蜂,即青年工蜂咽頭腺分泌的物質,如果沒有哺育蜂的喂養,蜂王遲早會餓死;二是蜂王的生存環境離不開蜂群的保護,如果沒有工蜂調節蜂巢溫度和濕度,蜂王也難以保證活得長久。
蜂王以什么為食?
蜂王和工蜂一樣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且遺傳基因也類似,只有雄蜂是未受精卵發育而成的,不同的是蜂王壽命要長得多,而工蜂只能活2-3個月左右,在繁忙的采蜜時節壽命更短,雄蜂壽命則稍微比工蜂長一點。工蜂和雄蜂出生后三天以蜂王漿為食,三天后則該為花蜜為食,而蜂王則不同,從出生開始則終生以蜂王漿為食,也正是這個原因,蜂王的壽命要比其他蜂型要長得多,且很少離巢。
蜂王的結局
1.家養環境:淘汰老王換入新王
人工家養環境下的蜂王有一個標準,那就是以繁殖力來判斷蜂王什么時候被淘汰,一般來說,雖然蜂王可以活很多年,但是隨著蜂王年齡的增長,蜂體機能開始逐步衰老,產卵能力也越來越弱,實際養殖環境中,蜂王的產卵高峰期一般只能維持2年之久,從第三年開始產卵力就會每況愈下甚至停止產卵,因為,為了保證蜂王產卵力穩定,也為了能讓蜂群保持高產態勢,需要人工淘汰掉老蜂王,換入新蜂王。而專業的養蜂人會每年換一次蜂王,更有甚者半年一次。
2.野生環境:新老蜂王自然交替
在野生環境中,蜂群又是如何來發展蜂群呢?其實呀,蜜蜂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延續后代基因了,那就是蜂王在自然衰老死亡以前,會提前培育好自己的“接班人”,其實就是工蜂會在蜂王信息素的支配下,在蜂巢的巢脾上修造王臺,蜂王就會在王臺上產下蜂卵,不止一枚哦。當王臺中的第一個準蜂王羽化成蜂后,首先會找到其他王臺并毀掉,并殺死其他還未出房的同胞準蜂王,如果同時2只準蜂王出王臺,則會進行一次搏斗,直到其中一只死亡才肯罷休,搏斗勝利的準蜂王完成交尾后就開始回巢產卵,成為新一代蜂王。
總結:蜂王終生以工蜂分泌的蜂王漿為食,得益于營養豐富的蜂王漿,加之蜂王工作單一,只負責產卵繁殖,避免了離巢外出的危險,因此蜂王的自然壽命是整個蜂群中壽命最長的,是工蜂壽命的近30倍,但人工養殖環境中往往因為蜂王的產卵能力逐年降低,便會被人為淘汰掉,實際無法存活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