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蜂和蜂王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導致其差異的原因僅僅是在幼蟲期的食物不同,王臺里面的受精卵孵化后工蜂會一直飼喂其蜂王漿,最終便會發育成為蜂王,而工蜂房里的受精卵孵化后的前三天能吃到蜂王漿,之后便改吃普通的食物,最終便會發育成為工蜂,如工蜂幼蟲一直能食用蜂王漿則會發育成為蜂王。
自然王臺是由蜂蠟做成的,由工蜂泌蠟筑成比較大的蜂巢房,加固加長后就成了蜂王臺。所以在人工育王時,就仿照工蜂造王臺的方式,用蜂蠟筑制作王臺基,移入幼蟲后,再友工蜂繼續筑造完成。
蜂群在建造王臺之前,首先會建造雄蜂脾和產雄蜂卵,只要接下來的氣溫穩定,蜜源植物正常流蜜,那蜂群便會開始建造王臺基。王臺基是王臺的最初形態,它比工蜂房大一倍,一般建造在蜂脾最下緣和下緣兩側,王臺口朝下。王臺基建造好以后,蜜蜂會開始催促蜂王進去產卵,只要蜂王把卵產入王臺基內,蜂群內部的整個自然培育新蜂王的工作就開始進行,同時也為新蜂王的到來,開啟了倒計時。
王臺是根據蜂王幼蟲的發育形態,而發生變化的。他的卵期同樣為3天的時間,卵化成24小時的小幼蟲用掉了1天的時間,這時候蜜蜂已經早早的把蜂王漿吐入王臺里,再經過2天的時間,王臺已經變成一個壺形狀,開口也縮小到只剩下一個半徑不到3毫米的圓形口。再過2天的時間,小幼蟲就長大成大齡幼蟲,而內群蜂還在繼續喂養蜂王漿,此時的王臺已經加高,同時王臺封蓋工作也將開始進行,只要再過1-2天的時間王臺就能完全封蓋。從王臺封蓋后開始計算時間,第7天就是處女王出臺的時候。
王臺剛剛封蓋的顏色是淡黃色,經過3天的進化,王臺開始逐漸變黑,這時候蜜蜂會將王臺表面的蠟皮咬掉,這樣王臺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蛹衣,再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王臺頭會漸漸變成半透明的硬脆蛹衣皮,這時王臺里的蜂王也已經成熟了,他會不斷的咬王臺頭,直到王臺頭破開,蜂王才能爬出來。破殼而出的處女王,還不是真正的蜂王,只有經過認巢試飛,再出去與雄蜂成功交尾后,產下第一粒正常的蜂卵,才是真正的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