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蜜
# 成熟蜂蜜是指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蜜露或甘露,與蜜蜂自身分泌物混合后,經蜜蜂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蜜蜂將其存儲在蜂巢的蜂房中,用蜂蠟將其密封,封了蠟蓋的蜂蜜在蜂房內繼續轉化,使其水分達到18%以下,蔗糖含量5%以下,在常溫、避光、干燥環境及密封容器中保質期內不發酵變質的純天然蜂蜜。
# 成熟蜜具有真正意義上蜂蜜應具備的營養成分,在常溫、避光、干燥環境下儲存在密封容器中,保質期內不會發生發酵反應。
非成熟蜜:
# 而非成熟蜜(生蜜)是蜜蜂采回不久的花蜜,未經充分釀造。通常是3-7天取蜜,許多營養物質不全面,不充足,不穩定,稱水蜂蜜。
# 與成熟蜜相比,非成熟蜜水分含量高,未釀造成熟,易發酵變質,企業通常需采用加熱濃縮方式將其水分含量降到 18%以下,以便長期貯存,而加熱濃縮過程不僅破壞蜂蜜營養活性成分,還會生成糠醛類等有害物質。
目前,我國長期采用“兩箱體、勤取蜜、取稀蜜、后濃縮”的傳統蜜蜂飼養方法及蜂蜜生產加工方法。“先生產未封蓋的非成熟蜜、再濃縮加工”是當前我國蜂蜜生產的典型方式,“濃縮蜂蜜”成為市場主流。然而,“濃縮”出的蜂蜜,不僅產量低、質量不佳,蜂蜜的原有營養價值也得不到充分體現,養蜂者的收入更是上不去。
因此,想要得到優質蜂蜜,就要從飼養、取蜜環節破舊立新,改變傳統的蜜蜂養殖生產方式。
劃重點:
# “成熟蜂蜜是中國蜂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怎樣才能生產出成熟蜜呢?
# 養蜂新技術: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長吳黎明介紹,成熟蜂蜜生產技術的核心在于,在流蜜期來臨前,通過原群繁殖或合并、整合兩個或多個蜂群,形成超大采蜜群勢;流蜜期采用多箱體方法養蜂,及時給蜂群添加蜂箱,擴大蜂巢,蜂群中一直都有地方讓蜜蜂儲蜜釀蜜,不需要通過經常取蜜給蜜蜂騰出儲蜜空間。
這項技術給養蜂業帶來的另一個重大變化就是,改變了以往“喂白糖換取蜂蜜”的做法。
很多蜂農認為,蜜蜂采集釀造的蜂蜜也只是夠蜜蜂自己吃,如果不給蜜蜂喂白糖,蜜蜂就會餓死。
在這幾種情況下,蜂農會飼喂白糖:
# 當外界沒有蜜源時,例如冬季的時候,巢脾中的蜂蜜已經被蜜蜂吃完,如果喂蜂蜜成本太高,飼喂白糖是最經濟的。
# 外界有蜜源但天氣不好(梅雨季節),不飼喂蜜蜂蜜蜂可能會餓死。
# 春季繁殖蜜蜂,越冬后蜂群很弱,飼喂白糖水刺激蜂王產卵促使大的蜜源來臨之前蜜蜂群體增強。
“怕蜜蜂沒有食物,所以給它們飼喂白糖水。”這看似很實用的方法,其實并不會給蜜蜂帶來多少好處,反而會影響到蜜蜂的健康。
據專家介紹,用白糖替代蜂蜜,損失的是蜜蜂的健康、壽命,蜂群的群勢、采集力、蜂蜜產量和質量,增加的是養蜂人和蜜蜂的勞動量,以及對蜜蜂的傷害和干擾。看似賺了白糖和蜂蜜的差價,實際吃了大虧。
# 蜜蜂的生長發育沒有蜂蜜和花粉中的各種營養成分,會發育不良、亞健康,甚至生病,造成蜜蜂壽命縮短,采集能力、哺育能力大大下降。而且,蜜蜂的卵、幼蟲、蛹也會營養不良,即便蜜蜂出房后,也是亞健康,蜂群自然不能高產豐收。
據專家實驗數據顯示,成熟蜂蜜生產技術將優質蜂蜜留作飼料,供應給越冬的蜂群,能讓越冬蜜蜂死亡率維持在0.85%~5%。而白糖作為越冬飼料的蜂群,死亡率高達15%~50%,甚至更高。
而成熟蜂蜜生產技術的一個要點就是為蜂群留下足夠的優質蜂蜜作為越冬飼料。
新技術的田間應用效果如何呢?
# 北京密云地區的示范蜂場,就采用了多箱體成熟蜂蜜生產技術,在流蜜期來臨前通過原群繁殖或合并、整合蜂群,形成16足框以上超大采蜜群勢。
# 在今年荊條蜜花期連續陰雨的情況下,示范蜂場封蓋成熟蜂蜜產量依然達到每群50kg以上,高于同樣環境條件下常規蜂群非成熟蜂蜜產量的兩倍,在提高蜂群蜂蜜產量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蜂蜜質量。
顛覆了過去“先取稀蜜后濃縮”的生產模式,既可以提高蜂蜜的產量和品質,不干擾蜜蜂正常生活,又減輕了養蜂人的勞動負擔。“強群多箱體成熟蜂蜜生產技術”真的很適合每一位養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