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蜂生產中, 失王是常有的事。有經驗、勤于管理者, 會早發現早處理, 不會造成大的影響。若發現過晚, 在巢內無卵、蟲的情況下, 工蜂很快就會產卵。
工蜂產卵群, 介臺育王為時已晚, 若介產卵王, 則難度較大, 不易成功。即使蜂王介入成功, 產卵工蜂和蜂王相處很長一段時間, 且各產各的卵, 工蜂也盡職飼喂, 但消耗了飼料、降低了蜜蜂體質。當子脾封蓋后, 脾面上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形成的兩種蛹相間, 且未受精的蛹多于受精的蛹, 棄之不忍, 留之無用, 使強群變弱、弱群變衰, 很快喪失生產能力。
快速處理工蜂產卵、減少損失, 我認為首先要弄清其根本原因, 才能對癥下藥。工蜂產卵的根本原因是無王, 使得部分工蜂享受了同蜂王一樣的生活待遇, 促使其卵巢發育; 有多余巢房供產卵。
如發現工蜂產卵, 應立即將該群巢脾撤出另作處理, 讓工蜂暫棲于覆布下的幾個空框上; 使巢內無蜜、無粉, 用饑餓法促使工蜂卵巢萎縮, 失去產卵機能。第二天選一優質蜂王, 囚入籠內掛于蜂團中, 使工蜂得到“蜂王激素”, 穩定蜂群情緒, 同時用框式飼喂器喂少量糖水。第四天觀察, 若沒有圍王現象, 可調入 1 張有蜜、粉和蟲、蛹的脾。使蜂群外出采集。第五天調入供蜂王產卵的脾, 同時放王, 較短時間內蜂群能夠迅速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