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地養蜂是指蜂群終年不動或基本不動,而且能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生產方式。如果想養蜂首要考慮的問題不是選蜂種而是養蜂的場地問題,根據場地的情況再選擇適合養殖蜜蜂的品種。
一、選擇建設蜂場的四忌
1、不能將蜂場建在鐵路、工礦(化工廠、農藥廠、制糖廠、果脯廠、采石場等)和牧場畜棚附近,以免蜂群受到震動、干擾或中毒。
2、不應建在高寒山區的山頂,容易產生強大氣流的峽谷,容易積水的低注地以免蜂群受到寒風吹襲和潮濕的困擾。
3、不宜將蜂場建在水域廣闊的水庫、湖泊以及與蜜源隔河相望的地方,以免蜂被大風刮入水中,蜂王交配時也容易落水溺死。
4、不經調查和試驗,盲目大規模建立定地蜂場。
二、適合蜜蜂的生存與生產
1、3公里半徑蜜源豐富
定地養蜂的關鍵是蜜粉源植物,要求在場地周圍3千米的半徑范圍內,一年中具有兩個主要的蜜源植物和充沛的輔助蜜粉源植物,而且主輔蜜粉源植物搭配應適宜。
蜜蜂的有效活動范圍一般在離巢3千米以內,蜜蜂的飛行強度越高其采集效率越低且壽命也越短,因此蜂場附近的蜜源植物越豐富,蜜蜂的采集效率越高,而且還可以延長工蜂的壽命。
在山區,還應考慮到主要林木穩定或植樹與砍伐情況,是否長期有大片林木存在。
2、土質肥沃
選擇場址時還要注意到山地的土質要肥沃,粉源植物生長才能旺盛,花期長,泌蜜豐富。
3、環境幽靜
青山綠水,沒有污染,沒有敵害或少敵害,減少對蜜蜂的干擾較少。
山區沒有敵害的情況比較少,夏天的蜻蜓,秋天的胡蜂危害最大,不過這些都可以人為解決,后續介紹。
4、與其他蜂場保持一定距離
放蜂場地與周圍的蜂場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蜂群密度過大會影響蜜蜂對蜜粉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蜂產品產量,減少養蜂生產效益,還容易造成蜂場之間的疾病傳播、盜蜂等問題,不利于蜂群的日常管理。
三、蜂場位置選擇
1、遠離居住區
應該遠離他人居住或經常有人到達的區域,除了干擾蜜蜂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蜜蜂傷人事件發生。
2、場地選擇
蜂場位置要冬暖夏涼,最好選擇在成片蜜源植物地勢略低的下風處,便于采集蜂逆風登高空腹而去,順風下坡滿腹而歸;若蜂場位于蜜源中間,也利于采集。
選擇在南向的近山麓坡地,正面開闊,陽光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陰,夏通南風,冬阻北風,既宜夏又宜冬的地方。而平原地區的蜂場蜂群宜安放在蜜源的中心位置。
場地上最好有寬葉落葉樹,夏天借其遮陰,冬季落葉,陽光可以直射。
一般的蜜源條件每隔2~3公里放置60~100群蜂為宜。
四、人居環境
1、交通方便
最起碼有3米的便道,方便蜂場人、物、車進出便利。
2、有泉水
除了蜜蜂采水需要外,蜂場人員的生活起居也需要干凈的飲用水。
3、有電、網
如果有照明兩項電及有線網絡覆蓋最好。有電除了生活居住外,養蜂過程中,可能會需要一些養蜂用具,巢框、蜂箱、保溫板、隔板等,都可以自己制作。有線網絡除了平時的看電視,上網,更重要的是方便以后蜂產品的網絡銷售。
如果都沒有也可以解決,太陽能板等發電裝備解決生活用電。網線不能到達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熱點覆蓋達到無線網絡效果。
五、養殖模式探索
由于農業生產本身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異常的氣候變化,農產品的價格浮動等對于經營者來說都是一種潛在的風險,這些對于我們個人來說是客觀因素,無法掌控,所以在最初構想時,盡可能的考慮周全。
養蜂可以融入農場一起發展,將蜜蜂養殖作為農場的項目之一,既可以豐富農場的產品體系,也為農場的瓜果蔬菜授粉,提高其產量,同時瓜果蔬菜也是很好的輔助蜜粉源,提高蜂產品產量,實現互贏。
結束語:融入并非不專一,而是多個專一的多元化,提高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