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也叫中華蜂、中蜂、土蜂等,是我國特有的蜜蜂品種,其特點是善于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強,利用率高,采蜜期長,環境適應性強,還有抗螨抗病能力強,以及飼料消耗少等諸多優點,是一種非常適合我國山區飼養的蜂種,也可定點養殖,那么如何做好中華蜜蜂的四季管理呢?管理中又該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春季管理
抓好中蜂的春季管理是保證蜂蜜高產的關鍵,一般在立春過后就要開始,主要任務是保護工蜂,促使蜂王產卵,注重培養強群,盡快恢復群勢,主要措施如下:
1.時擴大蜂巢,加速蜂群群勢增長,保持強群,為開春流蜜期做好準備;
2.在蜂場放置一些喂水器,并定期進行換水消毒,保持水源干凈,這樣蜜蜂就不用浪費精力去很遠的地方找水源了;
3.定期檢查蜂群,如果是晴天溫度在14℃以上的時候,要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霉變等污物,保持箱底清潔,杜絕蟲病害發生;
4.讓蜂群保持強群群勢,持續強群繁殖,確保春繁時擴群快;
5.防治螨蟲,可以用殺螨劑連續殺螨2~3次,隔2天一次為最佳;
6.適時排泄,應在當地蜜源出現的前20-30天內排泄,如果是越冬蜂下痢排糞時間用還要提前,排糞場地要選在有天然或人為防風屏障、較干爽的地方,在氣溫14度以上,風力大約2級以下進行,如果是室內越冬蜂群,要在上午8點前把蜂群搬到排糞場地,約20分鐘以后打開巢門讓蜜蜂離巢排泄,而室外越冬蜂群則要撤離蜂箱上下的保溫物,讓陽光照射在蜂箱上,然后打開巢門放蜂排泄;
7.保持蜂箱內外溫度,地面上放置20~30厘米厚地干草,蜂箱放在干草上,頂蓋小草簾,外蓋箱蓋,后壁和兩側用草簾包裹,保持箱內空氣流暢。白天掀起草簾等覆蓋物,便于蜜蜂飛翔;
8.進行獎勵性飼喂。傍晚時可進行獎勵性飼喂,喂稀糖漿(糖水比例:0.5:1),每天每一群蜂喂糖漿100~200g,有蜜源時少喂或停喂,獎勵飼料必須經過消毒或確認過無帶毒飼料;
9、如遇低溫陰雨天時,要每天給蜂群巢門處放置新鮮清水,在蜂巢外側補加粉脾。
夏季的管理
夏季氣溫偏高,是采蜜的重要時期,主要是注意清掃垃圾,做好消毒防蟲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1、更換蜂王,時間在4~6月期間為最佳,把全場的蜂群更換成當年的蜂王,有利于保持強群;
2、應定期全面檢查蜂群,銷毀自然王臺,保持蜂箱通風,防止發生自然分蜂;
3、可采用遮陰、灑水等措施為蜂群生產和繁殖創造適宜溫度;
4、注意勤換清潔水,在炎熱天氣,中午時分可用清水打濕布在箱頂覆蓋,幫助蜂群散熱降溫;
5、注意防止盜蜂,預防胡蜂、螞蟻、蟾蜍等,如有發現立即除之,預防卷尾病等等。
秋季管理
到了秋季時,蜂群管理的重點是提前為蜂群越冬及來年早春做好準備,要防止出現7月強、8月弱,9月螨等嚴重的現象,輕者造成群勢弱,重者影響蜂群發展,甚至亡群,主要措施如下:
1、可以適當培養和更換蜂王,在更換前,必須對全場蜂王進行一次鑒定,要分批更換,更利于促進蜂群繁殖,可以適當培養適齡越冬蜂,保持巢內飼料的充足,這一點至關重要;
2、適時斷子,防治蜂螨,具體做法是:第一,在8~9月,結合秋季育王,在組織交尾時提出封蓋子脾,使原群無封蓋子脾,并先對原群用藥,待新群(即新交尾群)子脾出房,蜂王交尾成功,所產的卵孵化成幼蟲后,對新群進行治療;第二,在蜂群進入越冬并自然斷子初期(各地斷子開始時間不一致,因氣候而定),9~11月進行藥物治療。治療務必徹底,斷根,不留隱患,注意的是,用藥前,先喂蜂,同時在人為斷子時,蜂群中至少留卵脾一以上;
3.注意防止農藥中毒,保證用藥安全,不隨意亂用藥;
4、貯備充足的越冬飼料,越冬飼料中嚴禁含有甘露蜜等化學劑。
冬季管理
冬季因氣候寒冷,是考驗養蜂人能否保證蜂群安全越冬,主要措施如下:
1、在蜂群越冬前要選好越冬場所,要求清潔、干凈、衛生、背風向陽,干燥安靜、無大風、無異味污染等,提前備好越冬保溫材料,以養蜂規模大小不同,可分別以2群、5~6群、20~30群等劃分為一組,用草簾或其他保溫材料,將蜂箱前后上下左右圍住,箱底墊上厚達15厘米以上的干草;
2、在蜂群越冬前,應適當調整蜂群群勢,可人為的適當縮群、緊脾,留足越冬飼料,布置越冬蜂巢,保證蜂群安全越冬;
3、整個越冬期間不宜開箱檢查,注意加強箱外觀察,調整蜂巢巢門,注意蜂巢保溫,做好強群及雙王群的管理,以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
4、越冬后期要注意及時補飼,預防蜂群患下痢病,要選擇晴朗暖和的天氣進行蜜蜂離巢排泄飛行;
5、在越冬期補飼時,應飼喂經過消毒過后的或確認無帶菌病的飼料,防止蜂群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