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走進七星關區陰底鄉路朗村,在一處山腳,幾十箱蜜蜂錯落有致地擺放著,冬眠過后的蜜蜂飛進飛出,四處采花釀蜜。
蜜蜂的主人韓德琴,村里人笑稱她是“蜜蜂老板”。對于養蜂,韓德琴近乎癡迷,每天要跑到蜂場查看多次。
“去年賣蜂蜜和蜂種,收入近6萬元,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韓德琴說,2016年,她患了重疾,后來病雖治好了,家里卻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戴上貧困戶的“帽子”,韓德琴覺得不光榮,想著自己和丈夫年紀輕輕,必須要自己脫貧,不能光靠國家扶貧。
“我家旁邊的土地之前就租給人家養蜂,我得空時經常去看,也跟著學到許多養蜂知識。”恰逢蜂場老板打算轉行,韓德琴就接過蜂場自己養,“從小家里就養土蜂,也看過家人如何養蜂,就想通過養蜂脫貧。”
“三月是繁蜂季節,要多加管護,保證蜜蜂不生幼蟲病、不長綿蟲,才能繁衍得好?!表n德琴一邊查看蜂箱一邊說。
養蜂過程中,韓德琴找到許多樂趣?!皼]事的時候,我就去蜂場觀察蜜蜂,蜜蜂采粉回來時,肚子圓滾滾的,四腳都沾著花粉,看起來很可愛?!睆拿鄯涞纳砩?,韓德琴也明白生活要像蜜蜂一樣勤勞。
剛開始養蜂,韓德琴心里沒底,只養了20多箱做實驗,收獲200多斤蜂蜜,因為蜂蜜品質好,很快就售賣完?!梆B了一年,家里就成功脫貧摘帽?!表n德琴看準養蜂前景后,主動把兄弟姐妹拉來“入伙”,一起脫貧致富。
連續兩年,嘗到甜頭的韓德琴又引進蜂種,擴大規模。“我這幾天在忙著繁蜂分箱,打算把養殖規模擴大到200箱。”
如今,韓德琴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希望通過養蜂致富的村民都找她買蜂種。下一步,韓德琴打算成立一個合作社,帶動更多的人一起養蜂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