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的誘入是當蜂群失王,殘疾或衰老蜂王需要更換,蜂場有計劃地更換蜂王等情況下,將它群蜂王或王臺誘入需王蜂群的方法。生產上也稱介紹蜂王或王臺,蜂王是蜂群的重要成員,當蜂群蜂王衰老、殘疾或丟失后。本群工蜂會培育新蜂王,一般不輕易接受其他蜂群的蜂王。如果我們輕率地把非本群的蜂王放到該群中,或交尾蜂王誤投它群,往往會發生圍王的現象。因此,在蜂群的管理中,常需根據失王時氣候、蜜源、蜂群狀況等,采取適當的措施,給蜂群介紹新蜂王。一般來說外界蜜源充足的時候由于蜂群氣味有所雷同相對容易介入新王,可以抓住這個時候實行誘入。
1:蜂王圍王的原因
不同的蜂群有不同的氣味,把其他的蜂群的蜂王放入因為氣味激素不同,就會出現圍王。另外蜂群受到外部驚嚇也容易出現圍王特別是新介入的蜂王。蜜蜂的生活需要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假如受到外界突然的驚擾或養蜂人檢查蜂群時動作過于粗暴都可能會使蜂王受到驚嚇而惶恐不安導致蜂王異常也會圍王。
2:蜂王的誘入方法
A、巢門誘入法:將副盞一端搭靠在巢門踏板上,從無王群中提出l~2張帶蜂巢脾,將脾上的蜜蜂抖落在蜂箱前,靠近巢門的蜜蜂會舉起尾部發臭,巢門前慌亂的蜜蜂慢慢會有序地沿著副蓋爬向巢門,可乘蜜蜂慌亂之機,將要誘入的蜂王輕輕放到巢門前的蜜蜂中,蜂王會跟隨蜜蜂一起進入蜂箱。也可在傍晚,從交尾群中帶脾提出開始產卵的蜂王。把此脾平放于失王群蜂箱的起落板處,有王面朝上,用手指輕輕驅趕蜂王,當蜂王爬上蜂箱的起落板時,立即把巢脾拿開,返還原蜂群,蜂王會自動爬進蜂箱。
B、帶蜂誘入法:對失王蜂群或去除蜂王或王臺的換王群,于當天傍晚把將要誘入的蜂王連同巢脾及脾上的蜜蜂一起提出,放在需誘王蜂群的隔板外側,并與隔板保持2~3脾距離。過1~2天再把此脾調整到隔板內側,與蜂群合并。
C、直接放入法:可在傍晚蜂群停止活動后,把無王群的箱蓋和副蓋打開,從交尾群中提出帶王的巢脾,輕穩地捉起蜂王,將其放在無王群的框梁上。讓蜂王在脾間自行爬進巢中。用這種方法誘王,應特別注意操作輕穩,不驚擾蜂群。所誘蜂王最好是已產卵數日的穩健蜂王。在誘王時,提前數小時向無壬群中噴~些蜜水.也可滴入l~2滴白酒或香水,有利于無王群與蜂王群味的混同,誘入較容易成功。
D、蜂王換位誘入法:換王時,在要更換蜂王的兩群蜂中找到蜂王,連脾一起先后提出蜂群。先將被換蜂王輕輕捉走,馬上將要誘入的蜂王輕穩提起放到捉走被換王的位置。稍觀察一會,如果蜂群沒有圍王,被誘入的蜂王穩重爬行,并尋找空巢房產卵,就可把巢脾各放回原蜂群。
E、小紙筒或鐵紗誘王
用邊長為10厘米左右的方形白紙或鐵紗,卷成直徑約2厘米的小圓筒。紙筒要用小釘或針扎上數十個小孔。然后把蜂王裝入圓筒中,封口后懸掛于無王群的蜂路間。過1~2.天后,開箱檢查,圍攻小圓筒的工蜂已散開,說明無王群已接受了鐵紗簡中的蜂王。如系紙筒誘入,蜂王和工蜂咬破紙筒,蜂王已爬出,也說明誘王已成功。此時可以將蜂王放出鐵紗筒。并將鐵紗筒或紙筒取出蜂群。
G、誘入器誘王法
誘王常用的誘入器有扣脾誘入器、王籠、全框誘入器等。扣脾誘入器誘王:從失王群中提一張帶蜜的卵蟲脾,用扣脾誘入器將要誘入的蜂王扣在卵蟲脾上有貯蜜的部位,同時關入數只幼蜂陪伴蜂王。將該脾放回失王群。過1~2天后.打開蜂箱檢查,如果誘入器上的蜜蜂已散開,或工蜂已隔鐵紗開始飼喂蜂王,則說明蜂王已被無王群接受。如果工蜂仍緊緊地圍住誘入器,甚至還有的工蜂咬住鐵紗,這說明蜂群還未接受此蜂王此時應將扣王的巢脾放回蜂群,直至蜂群接受后,再放出蜂王。
3:圍王后如何處理
圍王是蜂群中工蜂對蜂王的一種排斥行為。圍王時常有數十只工蜂將蜂王團團圍住,形成圍王球,使蜂王無法逃脫。圍王球中,有許多工蜂撕咬蜂王,蜂王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救,往往致殘,或被圍死。這也是蜂群失王的一個重要原因。缺蜜季節,介紹蜂王或合并蜂群易發生圍王;給無王群中介紹處女王或產卵不久的新蜂王,易發生圍王;給老蜂多的無王群、工蜂產卵群、有王臺的無王群介紹蜂王易發生圍王;在發生盜蜂時,剛介紹進蜂王的蜂群、新分蜂群,易發生圍王;外界噴灑農藥,導致蜂群有輕度農藥中毒時也易發生圍王。一旦發生圍王。形成圍王球,應立即將圍王球取出,噴以蜜水、清水或煙霧。也可將其投入涼水中,驅散蜜蜂,解救出被圍的蜂王,并將它關進蜂王誘入器,扣在有少量儲蜜的巢脾上,再將其送回蜂群。數天后,蜂王被接受,將其放出。其間可每晚對圍王群進行獎勵飼喂,促使蜂群早日接受蜂王。如被解救的蜂王已傷殘,無利用價值,應及時淘汰更換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