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一山難容二虎”,用這句話來比喻兩個實力很強的人對某件東西的爭奪而發生的一決高下。在蜜蜂王國,蜂王也是只能有一只,如果出現兩只年輕力盛的蜂王,那他們只要一碰面就會展開你死我活的打斗,這種你死我活的打斗肯定是要有一方死亡才結束。那有時養蜂人會發現蜂群中同時出現兩只蜂王,而且還和諧相處,這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能更加安全地完成新老蜂王的更替。
養蜂人都知道,蜂王為了防止相互爭斗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工蜂會在處女蜂王快出臺的前幾天帶領老蜂王分蜂;第二種情況是老蜂王分蜂后,第一只出臺的處女蜂王在恢復體力后會急忙尋找并咬毀還未出臺的蜂王,或者在第二只處女蜂王快出臺時提前分蜂。老蜂王分蜂和處女王咬臺都是為了防止兩蜂王之間的爭斗而帶來的互相傷害,因為只要發生爭斗都會造成傷害,爭斗最壞的結果是兩只蜂王都受傷死亡或者一只死亡一只殘疾,最好的結果就是一只死亡一只還完好無損,當然這種概率極低。所以有時候養蜂人會發現產卵蜂王是殘疾的,很大原因就是蜂王在打斗中受傷了。
處女蜂王在咬王臺,準備咬個口用螫針殺死還未出臺的處女蜂王
不管是老蜂王分蜂還是處女王咬臺,目的是為了防止打斗發生。畢竟這時兩只蜂王實力相差不大,所以都能給對方構成威脅,而且都身強力壯的都有打斗的資本。那從側面就可以看出兩只蜂王和諧相處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兩只蜂王之間實力懸殊太大,沒有爭斗的必要;第二是蜂群為了能更加安全地完成新老蜂王的更替。那蜂群最有可能出現兩只蜂王和平共處的情況就是蜂群的蜂王自然更替。會發生蜂王自然更替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情況是蜂王是老蜂王了,年齡都2-3年,這時的蜂王產卵能力差,體質衰弱,對蜂群的發展不利。同時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質減少,對工蜂的控制變弱,工蜂就會造更替王臺培育新蜂王更替老蜂王。第二種情況是蜂王殘疾了,工蜂是十分排斥身體不健全的蜂王的。有時養蜂人為了防止蜜蜂飛逃就會把蜂王的翅膀剪掉一部分,但是有時手法和力道不對導致蜂王腿部受傷或剪翅膀過多,之后沒幾天群就起王臺了。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蜂王翅膀剪后就是一只不健全的蜂王。蜂王的翅膀對蜂王的產卵影響很大,當蜂王把腹部伸進巢房中產卵,翅膀需要起到一個讓身體平衡的作用,有些蜂王由于翅膀剪得過多,產卵時常常容易從巢脾上摔落。這種情況就影響了蜂王的產卵,從而導致工蜂替換蜂王的想法,所以給蜂王剪翅膀的蜂群也是比較容易出現更替王臺的。
雙王同箱,新蜂王體大飽滿有光澤,老蜂王體小暗淡無翅膀
蜂群會出現更替王臺說明蜂王整體實力不行,已不能和身體強壯的新蜂王相抗衡。所以當更替處女王出臺后并不會急于殺死老蜂王,而是會和老蜂王和平共處一段時間。一方面老蜂王對新蜂王沒有直接的威脅,工蜂傾向于選擇年輕力壯的新蜂王,也會幫助新蜂王淘汰老蜂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更替處女蜂王交尾失敗情況發生。所以老蜂王會和新蜂王和平相處到新蜂王產卵,當新蜂王開產后,工蜂就會減少或停止飼喂老蜂王,老蜂王由于沒有蜂王漿的飼喂只能食用蜂蜜,壽命就和工蜂沒多大差別,最終就這樣被蜂群淘汰,蜂群也就只剩新蜂王。
對于養蜂人來說蜂群同時出現兩只蜂王,并且和平相處并不是好的現象,這種情況和雙王群養殖蜜蜂是有很大區別的。由于蜜蜂更替蜂王而導致的雙王同箱,說明蜂群整體情況不佳,很明顯的是群勢都不強,所以養蜂人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養蜂人最好一年一換王或一年兩換王,對蜂王剪翅能不剪就不剪,防止人為傷害導致蜂王自然更替發生,畢竟更替蜂王不如自然蜂王好,對蜂群發展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