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范圍
黑小蜜蜂目前尚處于野生狀態,主要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等熱帶地區,其中國外主要分布在泰國、越南、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伊朗等地,而國內則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勐臘和臨滄地區的滄原、耿馬等北回歸線以南的北熱帶地區。
二、生活習性
黑小蜜蜂是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傳粉昆蟲,多在次生稀疏草坡的小喬木上筑巢,蜂巢由單張與地面垂直的巢脾構成,上部肥厚并將樹枝也包裹其中為貯蜜區,中部為貯粉區,下部為繁殖區,另外黑小蜜蜂對溫度非常敏感,氣溫15℃時開始活動,20℃以上時出勤積極。
三、人工養殖
黑小蜜蜂尚未完全馴化養殖,但也可將野生蜂群人工遷徙到指定位置放養,移養黑小蜜蜂有三個基本的條件,其一是附近必須有豐富且便于采集的蜜源,其二是必須有利于黑小蜜蜂抵御天敵,其三是周圍環境必須要能保持安靜,否則黑小蜜蜂很容易遷徙到其他地方。
四、蜂群結構
1、蜂王:蜂王是受精卵發育成且生殖系統已完全成熟的雌性蜜蜂,一個蜂群中有且只有一只蜂王,最主要的作用是產卵培育新蜂并分泌蜂王信息素維持群體秩序。
2、雄蜂:雄蜂是未受精卵(卵細胞)直接發育成的單倍體雄性蜜蜂,一個蜂群中有數百只雄蜂,最主要的作用是與處女蜂王交尾且交尾后會因生殖器官脫落而死亡。
3、工蜂:工蜂是受精卵發育成但生殖系統發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一個蜂群中有數千甚至上萬只雄蜂,最主要的作用是負責采蜜、哺育、防御等幾乎所有的勞作。